记者 于振宇
12月16日,记者在邵阳武冈采访的时候,看到一道壮观的风景线:漫山遍野,成行成列,种的是一种名为“青钱柳”的树木。绿色的叶片形如一串串绿色的铜钱,在风中摇曳。
当地干部告诉记者,如今的青钱柳,真正成了贫困百姓致富的“摇钱树”,这得感谢一个人,他就是邵阳市政协委员、武冈市政协常委陈立清。
故事还得从2006年说起。那一年,在广东从事加工出口贸易的陈立清,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,与青钱柳结缘。通过进一步的了解,他发现,青钱柳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因其树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,而被誉为“植物胰岛素”。而且,这种植物在家乡湖南邵阳的许多县市,分布很广,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。
2007年,陈立清回到老家武冈。在调研过程中,最让陈立清痛心的是,因为青钱柳的树干高且直,一些农民为了摘取青钱柳树叶换钱,在攀爬采摘无果的情况下,竟然挥斧砍树,许多几百年的野生青钱柳树就这样轰然倒地。有一个县的青钱柳资源发现得早也破坏得早,90%遭到了破坏。
“这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!不能再这么下去了!”陈立清毅然全部退出了广东的事业,回到湖南,一头扎进了山区。他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寻找青钱柳古树,为保护青钱柳四处奔走。陈立清还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,多次在两会上奋声疾呼,并通过“政府挂牌”“村上管理”“山民签约”等多种形式,终于把一棵棵原生古树保护了下来。这一份坚持,陈立清就做了将近5年。
“保护只是一种手段,但仅依靠保护,并不能杜绝一些村民对青钱柳的破坏。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青钱柳呢?”陈立清决定注册企业,人工种植青钱柳,开展研究、保护,并进行青钱柳系列产品的开发。
然而,青钱柳的种子果壳坚硬,锤子都很难敲破,新苗成活率特别低。无论是以育种为主的有性繁殖,还是以扦插为主的无性繁殖,成活率最高仅有4.1%。成活率过低,成为困扰青钱柳发展的重大瓶颈。一旦销售端的需求暴涨,好不容易保护下来的青钱柳古树在金钱的诱惑下又将岌岌可危。
陈立清请来了由长沙理工大学、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,用3年时间,终于攻克了种子破壁技术。2015年,青钱柳的扦插繁殖技术也有了历史性突破,扦插成活率达到85%以上,取得的4项科研专利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,有效突破了青钱柳育苗繁殖难、产业发展难的瓶颈。
如今,陈立清的“湖南启康青钱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”,已建有青钱柳种植基地22个,种植面积近10万亩,育种、培育基地3个,生产加工厂6家,销售网络遍及中国的东部、中西部地区,以及东南亚和台湾地区。
陈立清结合青钱柳的产品特性及生长周期,探索出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扶贫模式,即政府提供贫困户名单,公司免费发放青钱柳幼苗,并传授种植技术,统一收购,统一销售。这种模式,既解决了贫困户缺乏创业启动资金、缺少技术能力的难题,又解决了贫困户的销售困境,真正做到了精准扶贫、产业脱贫。在扶贫过程中,陈立清还引入“股权合作”,扶贫对象可以参与基地建设,也可以户为单位种植,让农民成为“给自己打工的股东”。
武冈市龙溪镇石洪村一位姓罗的村民为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现在青钱柳的保底价格是6元每斤,种植一亩,前五年年均亩产收入就可以达到3万元。第二个五年年均收入能达到6万元每亩。有这样好的收入,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!”
目前,启康公司在武冈地区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达1.1万人,为农户直接创造了20万个就业机会,参与种植青钱柳的贫困地区农民每亩增收5000元。
启康公司先后被授予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、湖南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。2016年,公司青钱柳人工繁育种植星创天地项目,被科技部纳入第一批国家级星创天地项目。
采访中,陈立清介绍,这几年,由于青钱柳资源少,市场需求不断增加,青钱柳产品供不应求,已有多家企业开始关注并开发青钱柳产业。湖南的青钱柳产业,计划至2022年,实现园区化科研加工生产,每年的原叶总产量,将足够支撑市场将其转化为不低于5万吨的青钱柳茶饮和保健品,实现年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,有望成为湖南省新的千亿支柱产业之一。